当前位置:   首页  心理健康

疫情期间心理健康自助手册


新冠肺炎作为一个社会应激事件,会使个体感到身心紧张,有些人还会出现应激反应。其实,应激反应是异常状态下的正常反应,每个人的应激反应有所不同,不需要把它视为异常或病态。疫情的突发性以及不确定性,使个体在应激反应下易出现消极情绪行为状态。为更好地帮助同学理解自身的情绪行为反应,学习自助、他助、专助方法,以提升心理免疫力,用积极心态迎接开学,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,特编写此心理健康手册。



一、疫情下的常见情绪反应

1)焦虑多疑,惶恐不安:疫情出现后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变化,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系起来,怀疑自己是否生病。此外,不敢按电梯和触摸门把手、反复洗手或消毒等行为。

(2)愤怒暴躁,冲动激惹:在压力下不及时发泄情绪,长期情绪的积压,易使人变得极其敏感,一点小事就急躁、发脾气,甚至出现冲动行为等。

3)抑郁悲伤,孤独寂寞:感觉身心疲劳、精神不振,难以集中注意力,无法做事,还可能伴随睡眠困难。

4)盲目乐观:抱有“疫情很遥远,不会有危险”、“我抵抗力强,不可能感染”等错误想法,抱着无所谓心态,不进行安全防护,致自己为危险境地。

 在应激状态下,易产生以上情绪反应,这是自然和正常的现象,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试和应对。如果持续时间过长,且自身功能系统受到严重影响,自我调节效果不佳,可以寻求学校心理咨询的专业帮助。



二、自我情绪调适常用方法

1)提升对情绪的觉察,采取合适行动。给你的情绪“取名字”,明确产生的情绪是什么,产生的程度与情境是否符合,如不符合则一直做相反行为(如什么都不做-看电影,打电话等),如情绪合理,那么解决问题,确定目标,选择一个与目标匹配且最有可能成功的办法,并付诸行动。

2)正念法。有意识地关注和觉察当下的一切,不分析不评价。如“蝴蝶拥抱”,闭上眼睛,双手交叉放在胸前,双手交替摆动,轻拍双肩,同时缓慢深呼吸;“身体扫描”,采用平躺或端坐的姿势,从头至脚依次感受身体的各个部位;“传送带”将负面情绪和想法进行命名,贴上标签,放在传输带上,一个个运走。

3)分心法。可让自己的情绪停一停,进行缓冲。选择时间可控,且进行结束后不会引发新的负性情绪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。如练字、画画、做手工、运动等。

4)自我对话法。用“第一人称”像写日记一样书写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,请将这件事情重新用“第二人称”书写下来,就像给自己写信一样,再将这件事情用“第三人称”书写,就像写别人的故事。心理位移叙事的方法,会帮助你对同一件事进行情感连线。

5)调整认知法。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,而是我们如何看待发生的事情。检验和挑战非理性想法,如糟糕至极(我要被感染了,完蛋了!-就算被感染也能及时发现,我这么年轻,扛得住),以偏概全(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!-这只是一次不巧的意外)。想法改变后的情绪会发生变化。

 

可能同学们会觉得这些方法有些道理,但是很难真的去尝试或者觉得没有用。确实,改变会打破原本的舒适区,让人不舒服,然而,如果同学们想让目前的消极状态有所改善,那么也确实需要一些变化。改变都是从一小步开始,在尝试的同时,不要忘了鼓励和夸奖自己。



三、心理自助、他助、专助方法

1)保持情绪稳定,调整自我认知。避免长时间阅读和讨论负面信息,负面信息会让我们处于消极情绪中,注意转换想法以调整行为。

2)保持健康作息,注意个人卫生。早睡早起,半夜不要看手机,保持健康饮食,同时注意个人卫生,自我防护。

3)坚持适度锻炼,积极自我暗示。探索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,广播体操、垫上运动、街舞、瑜伽等。积极关注个人表现,对自己赞美肯定。

4)合理利用时间,课内课外学习。利用各种线上线下资源有计划的自学,并按照学校的要求,认真参加学校安排的课程学习。

5)提高信息判断能力,避免受谣言误导。不信谣,不传谣,不要仅看信息表面,而要根据信息发布方的公信力,信息的支持证据和逻辑做出鉴别判断。

6)维护人际互动,发现支持系统。通过面对面或远程方式与亲近的人保持积极联系,彼此表达关心,也可以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情感支持。

7)寻求专业帮助。

 学校心理咨询通道:①“青春上戏-预约主页-心理咨询”提交预约;②发送电子邮件至staxlzx@163.com,并以此格式“姓名+年级专业+微信号”填写个人信息;③拨打电话:51768346

 (线上心理咨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,咨询时长50分钟/次)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学生工作部(处):向碧华

202091

 图源网络


[返回]

部门动态

公告通知